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8日
为增进与香港教育交流,2025年北京大学将继续在香港实行“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欢迎广大“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香港中学生报考我校。
一、机构与原则
北京大学香港“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工作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北京大学2025年香港“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工作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二、报名条件
1.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不含非中国籍)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2. 考生高中阶段须在香港中学就读或在大湾区内地港人子弟学校(限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与考学校)香港课程中学部就读,且中学毕业时间为2025年。
3. 考生获得所在中学(校长)推荐。
三、申请途径和录取程序
1. 网上申请:请考生登录北京大学2025年香港“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报名平台(点击进入),按要求注册、填写各项申请信息、打印报名平台自动生成的申请表并签字、上传申请材料扫描件。
报名时间:2024年11月18日-12月15日
2. 初审:我校将组织专家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将取得面试资格。考生可于12月20日左右在报名平台内查询初审结果。
3. 面试:面试初定于2025年1月初在香港举行(具体时间、场地请于12月20日左右登录报名平台查询)。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影响面试安排的情况,我校将根据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届时另行通知。
4. 录取:面试后将根据申请者的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四、所需费用及奖学金
1. 学费:
医学部6000元人民币/学年;
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元培学院5300元人民币/学年;
其他院系5000元人民币/学年。
2. 住宿费:
我校提供住宿,住宿费1000元人民币左右/学年。
3. 奖学金:
入学后可申请参评校内各项奖学金。
五、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100871
电话:(8610) 62751407
传真:(8610) 62554332
邮件:bdzsb@pku.edu.cn
北大招生网:http://www.gotopku.cn
北大主页:http://www.pku.edu.cn
北京大学医学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191
电话:(8610) 82802191
传真:(8610) 82802223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页:http://www.bjmu.edu.cn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11月18日
附:北京大学2025年香港“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名称 |
招生专业名称 |
元培学院 |
理科试验班类 |
文科试验班类 |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类 |
物理学院 |
物理学类 |
天文学 |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 |
电子信息类 |
|
工学院 |
工科试验班类 |
信息管理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化学类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 |
城乡规划 |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地质学类 |
地球物理学类 |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心理学类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历史学系 |
历史学类 |
考古文博学院 |
考古学 |
社会学系 |
社会学类 |
哲学系 |
哲学类 |
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政治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类 |
光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类 |
法学院 |
法学 |
政府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类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艺术学院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法语 |
|
德语 |
|
西班牙语 |
|
俄语 |
|
日语 |
|
朝鲜语 |
|
阿拉伯语 |
|
医学部 |
临床医学(五年制) |
预防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 |
|
药学(六年制,本硕连读) |
注:
1.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学生。
2. 如届时涉及招生专业调整,按调整后的专业进行录取。
资料来源: 北京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6月